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介绍
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是一种含有羧基(-COOH)、甲基(-CH₃)和甲氧基(-OCH₃)的芳香族羧酸类化合物,属于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,广泛应用于医药、农药等精细化工领域。以下是其详细信息:
一、基本信息
项目 | 具体内容 |
---|---|
中文名称 | 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;3 - 甲氧基 - 2 - 甲基苯甲酸(两种名称因取代基顺序表述不同,本质一致) |
英文名称 | 3-Methoxy-2-methylbenzoic acid;2-Methyl-3-methoxybenzoic acid |
CAS 号 | 5384-13-4(该编号为化合物的唯一识别码,用于检索、生产登记等) |
分子式 | C₉H₁₀O₃ |
分子量 | 166.17(通过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得出,用于定量分析、反应计量等) |
二、物理性质
- 外观与状态:常温下通常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(因纯度不同,颜色可能略有差异,高纯度产品结晶性更明显)。
- 熔点:约 118-122°C(该温度范围为化合物的熔融区间,纯品熔点范围较窄,杂质会导致熔点降低或区间变宽,可用于初步判断纯度)。
- 沸点:未明确公开(因羧基易发生脱羧反应,通常不通过直接蒸馏提纯,故沸点数据较少,更多关注其热稳定性)。
- 溶解性:
- 难溶于水(羧基的极性虽能与水形成氢键,但苯环的疏水性占主导,导致水溶性较差);
- 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氯仿等有机溶剂(有机溶剂的极性或疏水性可与分子结构匹配,促进溶解,便于反应操作或提纯)。
- 折射率:无公开数据(因该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,折射率通常针对液体或熔融态物质,故相关数据较少)。
三、化学性质
其化学活性主要来源于分子中的 羧基(-COOH)、甲氧基(-OCH₃) 和 甲基(-CH₃),以及苯环的芳香性,典型反应包括:
- 羧基的特征反应:
- 酸碱反应:与氢氧化钠、碳酸钠等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盐(如 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钠),羧酸盐水溶性显著提升,可用于分离提纯;
- 酯化反应:与甲醇、乙醇等醇类在浓硫酸或催化剂(如对甲苯磺酸)作用下,生成 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酯(酯类衍生物常用于医药中间体或香料合成);
- 酰化反应:羧基可通过氯化亚砜(SOCl₂)、草酰氯等试剂转化为酰氯(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酰氯),酰氯是更活泼的酰化剂,可进一步与胺、醇反应生成酰胺或酯。
-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:
- 甲氧基(-OCH₃)是强给电子基团,甲基(-CH₃)是弱给电子基团,二者共同作用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,尤其在羧基的对位(即苯环 5 位)和邻位(即苯环 6 位)更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(如硝化、卤代);
- 羧基(-COOH)是吸电子基团,会减弱其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,但因甲氧基和甲基的给电子效应更强,整体仍以亲电取代为主。
- 甲基的氧化反应:
- 苯环上的甲基(-CH₃)在强氧化剂(如高锰酸钾、重铬酸钾)作用下,可被氧化为羧基(-COOH),但需控制反应条件(如温度、酸度),避免过度氧化破坏甲氧基或苯环。
四、制备方法
工业上或实验室中,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的制备通常以结构更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,通过 “甲氧基化 + 甲基化 + 羧基引入” 或类似步骤合成,典型路线如下:
- 原料选择:常用 3 - 羟基 - 2 - 甲基苯甲酸(或其衍生物)为起始原料;
- 甲氧基化反应:3 - 羟基 - 2 - 甲基苯甲酸与甲基化试剂(如碘甲烷、硫酸二甲酯)在碱性条件(如碳酸钾、氢氧化钠)下反应,羟基(-OH)被甲氧基(-OCH₃)取代,生成目标产物的前体;
- 分离提纯:反应结束后,通过调节 pH 值使产物析出(利用羧酸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低的特性),再经重结晶(如用乙醇 - 水混合溶剂)提纯,得到高纯度的 2 - 甲基 - 3 - 甲氧基苯甲酸。
注:具体制备工艺需根据原料易得性、成本及环保要求调整,部分路线可能涉及更复杂的中间体转化。
五、主要用途
作为关键的有机合成中间体,其核心应用集中在 精细化工领域,具体包括:
- 医药中间体:用于合成抗菌、抗炎、抗肿瘤等类型的药物分子(其羧基、甲氧基可作为药物分子的活性位点或连接基团,调节药物的水溶性、生物利用度);
- 农药中间体:用于制备除草剂、杀菌剂等农药(通过修饰其分子结构,增强对靶标生物的毒性,同时降低对作物的药害);
- 其他精细化学品:可作为染料、香料的合成原料,或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的单体(通过羧基与其他官能团的反应,构建具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链)。
六、安全与储存
- 安全特性:
- 非剧毒化合物,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(羧基可能刺激皮肤、黏膜,吸入其粉尘或蒸气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);
- 不属于易燃、易爆物质,但需避免与强氧化剂(如高锰酸钾)、强碱(如氢氧化钠固体)混合存放,以防发生剧烈反应。
- 储存要求:
- 密封存放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,避免受潮(防止结块影响使用)和阳光直射;
- 与强腐蚀性、强氧化性物质分开存放,远离火源;
-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、乳胶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粉尘。